201601 東京新年參拜 Day 3: Skytree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1月 21, 2016 地鐵幾個站就黎到Skytree腳底,由於無做過任何計劃要黎呢到, 黎到既時候係派緊1700既整理劵,即係四個鐘之後既事, 我都係本住到此一遊既諗法所以係下低影完相就鬆人。 啊點知附近有個位好岩影下車。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74LS247 BCD to 7-Segment Decoder 七劃管解碼器 5月 05, 2012 74LS247 是 74XX Logic Gate IC 系列中的一員, 功能是用作七劃管的解碼和顯示。 七劃管被廣泛應用在不同產品的顯示部分, 市面上的七劃管大多為 LED 架構, 亦有真空管架構的七劃管, 不過十分罕有和昂貴,壽命亦相當有限。 真 空管架構的七劃管,圖片取自 http://nixie-tube.com/shop/3.html 。 74LS247 的輸出模式被稱為 Open-Collector Output , Open-Collector Output 是指輸出端是接到 Transistor 的 Collector , 並且為 Open Circuit 的情況,如下圖所示。 要應用 Open-Collector Output 時, 需要於每個 Output 加上一個電阻用作 Pull-up 之用, 因為 LED 的 Loading 很少,所以需要加上電阻作為負載, 當然亦需要額外供電給七劃管。 用七劃管之前需要先找出它的腳位配置,圖片摘自 74LS247 Data Sheet 。 這次用的是Common Anode的七劃管, 先用Power Supply 測試它的腳位。 這款七劃管共有十個腳位,除了ABCDEFG佔去七個之外, 有兩個是Vcc (Common Cathode為GND),另有一個是小數點的位置。 這次用的是DIP-16的74LS247, 74LS247比較難購買,暫時我只見過 RS 有售, 不過那家的價格實在是天文數字。 我早前從生產商訂購了一批74LS247回來作實驗, 有興建的讀者可以參考 價目表 ,然後 電郵 給我洽購。 74LS247的腳位配置,圖片摘自 74LS247 Data Sheet 。 要注意的是Input 和Output 的輸出配置並不是順序的, 所以我在麵包板上的接線是重新排列為順序的。 電路上還需要加上用作Pull-up的電阻, 一開始測試時用的是2.0kΩ的電阻, 可是因為電流太低的關係, LED七劃管未能成功亮著。 因此,我逐步減少Pul... 閱讀完整內容
201411 日本中部,東京近郊之旅: Day 8: 岩舟,秒速五厘米舞台探訪 -> 小山,秒速五厘米舞台探訪 12月 03, 2014 秒速五厘米的實景是臨時加入的行程, 這是在研究路線圖的時候看到両毛線, 想起秒速五厘米中遠野貴樹在大雪中乘車前往篠原明里所在之處的情景, 在確認過列車時刻後向岩舟出發, 也就是明里離開東京後的住處。 不過貴樹是由東京出發,在小山轉乘両毛線, 我是從高崎出發前往小山, 需時一個半小時。 注意岩舟附近相當荒無, 而且有不良少年在駅舍內聚集, 我到訪的晚上確實有不良少年, 參考的舞台探訪網站都有提及, (岩船駅は無人駅になってしまい不良さんの溜まり場となっているため巡礼の際はご注意ください。(絡まれました。平日の夕方は行かない方が良いです。) 所以晚間到訪時請注意安全。 舞台探訪資料參照,特此嗚謝。 新海誠「秒速5センチメートル」公開前舞台探訪 岩舟・サンシャイン60 さざなみ壊変 秒速5センチメートル 舞台探訪 (聖地巡礼) - 亦旅(マタタビ) 跟貴樹一樣,到達的時候已經入黑。 月台上,欄桿的角位有誤。 駅舍前地。 站牌,岩舟現時為無人駅, 所以不會見到檢票的駅員。 角度有點差,不過仍能望到駅舍前地的三台售賣機。 乘下一班列車向小山進發, 小山是貴樹遺失給明里情書的地方。 無論如何影,玻璃還是會反光。 小山駅的上層月台, 盡我能力找到最相似的場景。 路線指示牌也有些分別。 両毛線月台樓梯。 月台指示牌。 両毛線月台。 角度前了一點。 到達的時候剛好下班。 宇都宮線月台。 應該要向後行一段才能拍得像動畫中的角度。 乘新幹線回東京再轉京濱東北線回橫濱, 一小時只有一班。 晚餐是在Hostel附近吃拉麵。 閱讀完整內容
艦これ 1/700 輕巡洋艦 大淀 4月 03, 2017 過年既時候係日本入手左大淀既艦模, 其實我一向都好鍾意四眼妹,溫柔,可靠既大秘書 兼驅逐艦宿舍舍監 , 如果我無遇上榛名既話,我會娶四眼妹做我老婆。 千祈唔好俾榛名聽到,我驚俾佢炮決 大淀同其他輕巡唔同,佢係作為一艘指揮艦去設計出黎, 擁有索敵用既大型水上機庫同彈射器,良好既通訊設備同優秀既防空能力, 但艦炮只有由最上型移裝既15.5cm三連裝主炮兩基六門, 畢竟四眼妹唔係設計用黎帶領水雷戰隊衝鋒陷陣,呢點可以理解。 錨鏈今次無轉用到金屬鏈,我見佢原本既detail位都唔錯所以無郁到佢, 今次有樣野做錯左既就係個Planning做得唔夠好, 甲板上面既舊detail剷左一D又剷唔哂, 下次再做既話我會將所有一體成型既detail剷起哂佢, 用蝕刻/膠件重做個detail。 剩係個艦橋都砌左我成個星期,第一次砌呢類型既艦橋, 之前既五十鈴同驅逐艦都係差唔多一體成型咁滯, 一路睇圖一路研究點整個蝕刻片,痴完一層就上欄杆同水密門, 成左形之後再砌返D兵裝(電探,無線電,高射裝置同探照燈)上去, 我到而家都係未掌握到立體既蝕刻片應該要點搞, 尤其係呢個頂住個波既無線電柱同後面既桅杆, 痴到歪歪斜斜之餘仲要成日甩,俾佢搞到我一頭煙。 岩岩都提過大淀既防空能力唔錯, 佢自己一個已經有四基八門長十炮(九八式十糎高角砲), 相當於秋月型驅逐艦既主炮門數, 再加上艦橋,甲板同飛機庫上面既25mm三連裝機槍。 據大淀係捷一號作戰既報告,主炮配合長十炮有能力係一萬公尺以外將12機編隊中既8機擊落。 同其他輕巡唔同,大淀既煙囪同阿賀野型一樣,採用戰艦式既集中煙囪, 我見佢煙囪既detail都算唔錯,所以無裝到金屬環筋。 後部桅杆上面有一組13號電探,又係砌到我無哂耐性, 不停痴完又跌痴完又跌痴完又跌,剩係呢支桅杆我都用左一晚黎整。 1944年既大淀,彈射器由原本既二式一號十型空氣式彈射器轉左成左普遍既吳式二号五型火藥式彈射器, 亦未能夠搭載計劃中既紫雲,只係搭載左零式水偵, 為左圓左大淀既心願(好似係)裝備左紫雲俾佢。 艦尾有爆雷投下軌同海軍旗。 材料列表 艦模 AOSHIMA 1/7... 閱讀完整內容
留言
張貼留言